台北大縱走 第四段 大湖公園-圓覺寺-鯉魚山步道 (3/13)

第四段-第一次步行

貝蒂汝
4 min readSep 26, 2020

再次前往大溝溪,原本想要走到接上忠勇山以完成之前的missing段,但好像有點遠,最後決定環狀繞一圈,然後回到大溝溪跟爸媽一起回家。

當天天氣很好,先走圓覺寺步道往上走,一開始人好多啊,一點速度都用不上。邊走邊回憶前次到此健行的點點滴滴。這是一段有點令人感傷的路段。前一次跟朋友來走,已有兩位朋友去當小天使了。

(右)叉路往鯉魚山步道

沿著步道往上走,有一條叉路是走鯉魚山,我先走圓覺寺步道沿路上坡,好累啊!

走上圓覺寺大概花快一小時,走到頂觀察往忠勇山的路線後,傳一圈找鯉魚山步道。鯉魚山步道第一次走,上網蒐才知道又叫小人國步道,沿途都是以石頭裝飾成迷你的台灣知名地標,非常有趣。

(中)萬里長城;(右)石門水庫
(左)遠望圓覺寺;(右)碧山巖
(左)國父紀念館;(中)總統府;(右)高速公路收費站

看到叉路,轉過去想要找找登頂的手拿板,可惜沒有。從鯉魚山東峰望出去視野非常好,可見到大溝溪、松山機場,那邊就像是個秘境,也沒甚麼人(平常可能有人會在那邊運動),非常舒服。

鯉魚山步道有一段非常的熱,完全沒有遮蔽物,那一段剛好我在走下坡,算是走的還輕鬆。沿途有非常多「謝公屐」(教育部成語典說明:東晉時,謝靈運所發明的一種木屐,用來遊山玩水。上山時拿掉木屐前齒,下山時去掉木屐後齒,以保持身體重心,方便遊玩。今指從事旅遊、登山所穿的鞋。見宋書˙卷六十七˙謝靈運傳。唐˙李白˙夢遊天姥吟留別詩:腳著謝公屐,身登青雲梯。唐˙陸龜蒙˙任詩:即此自怡神,何勞謝公屐。亦稱為登山屐、謝屐。)

最後花了2個多小時又回到大溝溪,在大溝溪用過午餐,和爸媽搭捷運回家,很充實的一天。

--

--

貝蒂汝
貝蒂汝

Written by 貝蒂汝

資深淋巴癌病人,中文造詣不好,一場罹病經驗意外寫了三本書,《癌症學校教我的事》、《沒有任何事,能阻止我享受生命的美好》及《一本讀通血癌》,希望自己的經驗可以幫助癌友。

No responses yet